6月房价上涨城市增多 一个“稳”字仍然是房地产行业的趋向

来源: | 2022-09-05 09:32:18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以及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情况,均为体现房地产行业上半年运行情况和判断下半年发展形势的重磅数据。总体来看,涨跌之中,一个“稳”字仍然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向与目标。

6月房价上涨城市增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趋稳,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1个和21个,比上月均增加6个。

“房价上涨城市进一步增多,市场处于持续稳步回暖阶段,传统热点城市复苏力度进一步加强。”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

从具体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上涨力度持续增强,一、二手房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京沪新房价格分别上涨达0.8%和0.5%,表现最为明显;二手房中只有深圳环比出现下滑,幅度为1%。

“一线城市需求支撑力强,加之新房限价因素存在,导致市场关注度长期保持在高位。深圳市场整体已处于反弹阶段,但由于前期政策力度较大,尤其是二手房参考价格等政策效力依然明显,市场恢复会偏慢,房价短期内的波动亦属常态。”张波表示。

二线城市则处于“强者恒强”的持续分化状况。新房方面,成都和杭州房价环比涨幅均大于等于1%,成都的二手房价涨幅更是达到2.0%,表现亮眼;哈尔滨和长春房价环比则依然下跌明显。

“西部和东部的热点二线城市市场自我修复能力强,政策的效力也更容易在市场体现,尤其是有优质新房供应,市场的关注度容易提升。”张波认为。

三线城市总体依然复苏偏慢,无锡、徐州等产业支撑力度强,需求潜力大的城市,逐渐步入上升通道,更多的城市则依然处于底部徘徊阶段,复苏的过程预计仍将偏长。

其中,牡丹江的表现引发关注,二手房同比跌幅为10.4%,也是唯一一个跌幅出现两位数的城市,其5月二手房价的同比跌幅同样也为10.5%,市场上也有了“牡丹江房价跌回15年前5万一套房”的消息。

“当前市场的修复更多是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带动,预计后期修复将向周边二线及强三线城市传导,市场修复面逐步扩大。”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

销售下行趋势得到缓解

从各线城市整体房价看,仍有一些情况需要注意。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提到,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的同比涨幅为79个月以来首次下跌,即2015年12月以来首次同比下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同比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这说明二线城市压力比较大。近期停工断贷等现象也普遍集中在二线城市出现,所以当前要防范部分二线城市房价过冷的风险。”严跃进说。

此外,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楼市虽然还在寻底过程中,但随着井喷的宽松政策下,市场已经跌幅明显收窄。”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6月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发布了稳楼市政策接近120多条,截至6月的年内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460次,2021年上半年仅286次。

政策的持续加码也让上半年的楼市尤其引发关注。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投资51804亿元,下降4.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下降28.9%。

“拆分单月数据可以看到,6月单月销售面积销售额,虽然依然是最近4年的最低点,但成交额同比下调幅度明显降低了,销售面积同比下调18.3%,销售额同比下调20.8%。”张大伟说。

“房地产市场交易规模触底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累计同比下行趋势得到缓解。”中指研究院进一步指出,6月商品房销售规模同比降幅的明显收窄,跟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集中释放以及6月企业推盘力度加大带动需求入市密切相关。

楼市稳定恢复仍面临一定压力

“短期来看,全国房地产市场企稳迹象渐显,但稳定恢复仍面临一定压力。”中指研究院指出,近期部分城市的部分项目“停贷”等现象,对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或一定程度上拖累市场恢复节奏。

多位业内人士均点出类似问题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张大伟亦提出,当下楼市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只是房地产问题,应该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避免断贷等极端情况影响市场难得的企稳。

近日,监管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已迅速采取行动,多家银行亦积极回应稳定市场预期。中指研究院认为,从市场短期走势上看,7月单月商品房交易规模较6月或有回落,但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减弱且房地产调控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市场规模同比降幅有望延续收窄态势。

张波指出,需求侧可以更多关注改善人群,尤其是在首付以及贷款利率层面给予更多倾斜,会更有利于加快改善人群的入场节奏。供给侧则需要针对房企有更多灵活的政策落地。

本文相关推荐

理财

资讯